1. 首页
  2. 新闻

「孤注一掷」背后的 USDT 灰产调查:贩毒、网赌、洗钱

最近,以缅北为背景的「反诈宣传片」《孤注一掷》上映,也带火了片中提到的科太币,同时让人将目光聚焦于 Crypto 与黑产的联系,这并不是新鲜事,早在多年之前「USDT 跑分洗钱」就成为了警方的重点打击对象,本文带你回顾 2020 年深潮 TechFlow 的深度调查文章,走进 USDT 的隐秘角落。

USDT 等加密货币,正在变成收取毒资的「绿色通道」。

「相比于微信支付宝转账,加密货币的流动没有可完全证实的信息可查。买卖双方都安全。」一涉毒人士在自建博客网站上写道。

加密货币,金融史上的一个伟大实验。它的发明始于 2009 年名为「中本聪」的账号写的一篇论文《比特币: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》,天生带着去杠杆和硬通货的使命,也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——由于匿名化特点,如今逐渐沦为犯罪分子的最爱,其中 USDT(泰达币)最受欢迎。

不只限于买卖毒品,USDT 还被应用至网络赌博、洗钱、资金外逃等黑色产业。

深潮 TechFlow 采访、调研加密货币黑色产业链当事人,试图呈现 USDT 隐秘的角落。

用 USDT 买大麻

「相比于微信支付宝转账,加密货币的流动没有可完全证实的信息可查。买卖双方都安全。」周晓(化名)在自建的博客网站上写道。

周晓称,因为比特币,找自己买「飞叶子」的人不用担心,在交易所购买比特币需要实名认证,但这只能证明你买过比特币(投资过比特币),至于比特币去了哪儿,为什么去哪里,「你不主动说,没人知道」。

「你可以说自己看比特币今年涨势喜人,投资了一些比特币玩。然后转去自己另外的比特币钱包了。另外的钱包密码啥的我写在纸上,不见了,这几天我还在找呢。」他介绍。

周晓经营着一家毒品线上交易平台,主要帮国内玩家代购大麻、LSD 等新型毒品。

像周晓这样用加密货币买卖毒品、「拿命赚钱」的人不在少数。

据正义网报道,长春市一夫妻用比特币地址来收取、转移毒资。

妻子刘某将自己的比特币账号交给了丈夫马某。马某利用该账户收取毒资,并提现至刘某银行卡转移毒资,共计 10 万余元。

检察官审查案件后认为,刘某在明知马某贩卖毒品的情况下,仍将比特币账户提供给马某用于收取毒资并提供银行卡转移毒资,行为符合洗钱罪的构成要件。

今年 1 月 20 日,法院当庭采纳检察机关的量刑建议,马某构成贩卖毒品罪,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二个月,刘某构成洗钱罪,被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。

周晓之所以逍遥法外,是因为其比特币地址难以被追踪。他表示,自己的比特币地址通过椭圆加密算法批量离线生成,随意生成地址和相应密钥,无限制随便生成。

- 金钱报
免责声明:投资有风险,入市须谨慎。本资讯不作为投资建议。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