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首页
  2. 新闻

告别平台税:USDT 当原生 Gas,Tether 帝国奠定新基石

撰文:Luke,火星财经

一则看似寻常的路线图公告,正在加密世界的涟漪之下,搅动着一股深不见底的暗流。7 月初,首个以 USDT 为原生 Gas 的 Layer 1 网络「Stable」发布了其三阶段发展计划。表面看,这只是又一个试图在拥挤公链赛道中分一杯羹的新项目。但当我们拨开迷雾,将这条线索与 Tether 近期一系列看似无关的布局——神秘的开发团队、另一条名为「Plasma」的比特币侧链、以及 CEO Paolo Ardoino 在监管风暴中的微妙表态——联系在一起时,一幅远比想象中宏大和精密的战略画卷正徐徐展开。

这并非一次简单的产品发布,而是稳定币巨头 Tether 的一次根本性战略转向。这家通过在以太坊、波场等「他国领土」上发行「数字美元」而建立起千亿帝国的公司,如今正悄然启动一场「独立运动」。它不再满足于仅仅作为其他区块链上的一个「超级应用」,而是要亲自下场,打造属于自己的金融基础设施——世界的资金轨道。

这场阳谋的核心问题是:为什么一个凭借现有模式每年攫取数十亿美元利润的公司,会选择颠覆这个让它功成名就的格局?是什么样的内在压力和外在威胁,迫使其从一个轻资产的「应用层」玩家,向一个重资产的「基建层」泰坦转型?其精心设计的「双链并行」策略,又揭示了 Tether 怎样称霸全球数字金融的终极野心?

万亿美金的「平台税」

Tether 的动机,源于其商业模式中那个光鲜亮丽却又异常脆弱的「阿喀琉斯之踵」。它的成功,本质上是一种寄生性的共赢。USDT 作为加密世界的硬通货,为以太坊、尤其是波场(Tron)等公链带去了海量的交易活动和用户,成为它们生态繁荣的基石。然而,Tether 自身却像一个没有主权的「寓公」,居住在别人的土地上,并为此付出高昂的「租金」。

这笔「租金」并非直接支付,而是以一种更隐蔽的方式——价值外溢——被平台方所攫取。USDT 每日结算量超过 1000 亿美元,其中绝大部分流量由波场承载。数据显示,波场网络上 USDT 的流通量已突破 800 亿美元,占据了 USDT 总供应量的半壁江山,日均转账金额高达 215 亿美元。这些天文数字般的交易活动,为波场网络贡献了巨额的交易手续费收入,但没有一分钱会流入 Tether 的口袋。这便是 Tether 面临的核心困境:它创造了价值,却无法捕获价值。所有的生态红利,都被底层的基础设施平台「抽税」了。

更深层次的危机在于平台风险。这种深度的依赖性,使得 Tether 的命脉被其「房东」紧紧扼住。一旦平台方政策有变,Tether 将面临釜底抽薪的危险。这种担忧并非空穴来风,有迹象表明,波场正在试图摆脱对 USDT 的单一依赖,开始扶持与特朗普家族关联的自有稳定币 USD1。这无异于在其最重要的分销渠道内培养一个直接的竞争对手。此外,波场网络交易费用的持续上涨,也正在侵蚀其作为低成本结算网络的核心优势。这一切都指向一个清晰的结论:Tether 打造自有基础设施的举动,与其说是为了开疆拓土的主动进攻,不如说是为了摆脱战略掣肘、防范生存风险的防御反击。它必须建立自己的主权领土。

- 金钱报
免责声明:投资有风险,入市须谨慎。本资讯不作为投资建议。

相关推荐